0 1分钟 9 月

描写儿童的古诗100首

1、

(1)、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把风筝放上蓝天。

(2)、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元好问《京都元夕》

(3)、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4)、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蒋士铨《岁暮到家》

(5)、描写孩子的诗句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6)、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7)、《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8)、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贾岛《宿郑州》)(节选)

(9)、答云自孩童,蚤识竈下梧。—— 五代 · 叶适《送龚叔虎》

(10)、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11)、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元好问《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12)、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贯休《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

(13)、在孩子两三岁前,读诗不用解释,只要把读诗当作唱歌,体会其中的韵律感就行。到孩子四五岁,懂些事情时,再加进“讲解”。但这讲解一定要简单,简单地说一下这首诗的意思,同时把影响到理解的一些词解释一下就行了。

(14)、书思评点:这首场景感十足,全诗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机警聪明的一面。小孩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后两句虽然着重写小儿的神情,但在第三句中仍然有描绘动作的生动的笔墨。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15)、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16)、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稚子弄冰宋杨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17)、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山家》

(1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9)、女儿年几十五窈窕无双颜如玉。——萧衍《东飞伯劳歌》

(20)、(赏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中的“泗水”暗喻孔门,“寻芳”暗喻求圣人之道,“东风”暗喻教化,不露说理的痕迹。

2、

(1)、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元好问《倪庄中秋》

(2)、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4)、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过白沙宋杨万里东沿西泝浙江津,去去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433623833来来暮复晨。

(5)、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6)、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

(7)、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8)、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9)、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10)、《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1)、《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3)、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14)、《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5)、我最喜欢观看这个时节田垄前的麦子了,在初夏的风中轻轻摇曳笑看那满地落红。

(16)、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

(17)、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丘为《泛耶溪》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18)、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19)、大禹理百川,儿啼不窥家。——李白《公无渡河》

(20)、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 高鼎《村居》

3、

(1)、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2)、飘杨柳絮的4月,我们能怎么防护?如何安然度过

(3)、隔堤吹叶应同伴,还鼓长鞭三四声。——李涉《牧童词》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6)、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杜甫《百忧集行》

(7)、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8)、数十款儿童书架样式新颖,只为营造儿童阅读美好氛围

(9)、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0)、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1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 贾岛《寻隐者不遇》

(12)、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3)、《花影》(宋)苏轼重重叠叠上瑶台,几度呼童归不开。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

(14)、译文:小孩子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入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15)、《与小女》(唐)韦庄: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

(16)、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黄庭坚《牧童诗》

(17)、狎浪儿童,横江士女,笑指渔翁一叶轻。——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8)、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19)、教育专家、《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诗歌更浓缩着我们母语的精华,以其特有的节奏感、韵律感、美观性等特质,从古到今始终散发着迷人而高贵的气质。”

(20)、远牧牛,绕村四面禾黍稠。——李涉《牧童词》

4、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贾岛《寻隐者不遇/孙革访羊尊师诗》

(2)、豆蔻: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3)、马湖来舞钗初赐,笳鼓声繁。贤将开关。威竦西山八诏蛮。

(4)、《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6)、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郑谷《淮上渔者》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9)、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瓈碎地声。《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10)、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1)、潭潭大度如卧虎,边头耕桑长儿女。——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2)、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13)、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

(14)、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15)、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6)、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曹德《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17)、见人初解语呕哑,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为嫌衣少缕金华。——韦庄《与小女》

(18)、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金地藏《送童子下山》

(19)、——伍缉之《劳歌二首》之一古巷少人行,新月弯弯瘦,藤萝满墙头,儿童摘扁豆。——佚名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20)、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胡令能《小儿垂钓》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5、

(1)、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2)、吕洞宾是道教中的大宗师。目前道教全真派北派(王重阳真人的全真教)、南派(张紫阳真人)、东派(陆潜虚)、西派(李涵虚),还有隐于民间的道门教外别传,皆自谓源于吕祖。原为儒生,40岁遇郑火龙真人传剑术,64岁遇钟离权传丹法,道成之后,普度众生,世间多有传说,被尊为剑祖剑仙。华轩居士据《全真诠绎》记载,于北宋期间应八仙之首铁拐李邀在著名仙苑石笋山聚会时列入八仙之列。

(3)、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崔道融《牧竖》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5)、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

(6)、译文: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7)、雨余溪水掠堤平,闲看村童谢晚晴。——陆游《观村童戏溪上》

(8)、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雷震《村晚》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9)、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偁《寒食》

(10)、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谁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横眠秋听深。

(11)、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

(12)、在当下的教育中,我们的孩子为什么要学点哲学?如何学?

(13)、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孔尚任《放风筝》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14)、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15)、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16)、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他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17)、《田家》(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织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19)、陂中饥乌啄牛背,令我不得戏垅头。——李涉《牧童词》

(20)、浮萍一道开。关于儿童的古诗三:《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

(1)、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2)、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杜甫《赠卫八处士》

(3)、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胡令能《小儿垂钓》

(4)、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 胡令能《小儿垂钓》 释义: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5)、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6)、家童鼻息已雷鸣。——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7)、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谷,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8)、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杜甫《羌村三首·其三》

(9)、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杨万里《稚子弄冰》

(10)、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牧童》(宋)黄庭坚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陇闻。

(11)、“妈妈,我去天堂了,这里太累了!”震惊了全国父母!家长再忙也要花2分钟看看

(12)、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观游鱼唐白居易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

(13)、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4)、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唐贞元、元和时期人),河南郑州中牟县人,隐居圃田(河南省郑州市中牟莆田)。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15)、《村晚》(南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16)、《牧童》(唐)吕岩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1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李白《古朗月行》

(18)、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李商隐《忆匡一师》

(19)、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宋杨万里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1)、幼儿古诗词:《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2)、这一场场降雨,门窗上已有潮湿的青霭,院落里里长满了小绿苔。

(3)、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4)、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白居易《池上》

(5)、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6)、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7)、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高鼎《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