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1分钟 2 年

编辑/ hkiki

文案/ 治愈酱

某个秋天你捡了一只小狗回家。

小狗在陌生环境里无比焦虑,吱哇乱叫,你用一块毯子把它包起来,放在你腿上,它终于安静了。

晚上熄了灯要睡觉,关笼子它要叫,总不能抱着它睡觉吧?最后你选择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 把笼子拉到床边,安静地度过了第一夜。

第二天出门上班时,小狗不懂你要干嘛,只是歪着头看你,你嘭地关上门,刚转身,门那边又传来动物幼崽独有的脆弱又固执的叫声。

你隔着门喊了一声,叫声停了,取而代之的是咯吱咯吱的挠门声,你把门打开,立马冲出来一个小小的肉团子,久别重逢一样围着你转。

其实你们刚分别了不到十秒。

你通过百度了解到这叫 – 「分别焦虑」。

你有点受宠若惊地心想:

哦,原来世界上真的会有离开我就焦虑的东西。

我需要你

你看,即使一人在外打拼,养只宠物,家中就总会有一只可爱的小生命安静地等待着它心目中唯一的英雄凯旋。

自听到你的脚步声起便从房间的一头蹿到另一头,舐净灰拐杖似的尾巴以它们独有的方式庆祝你的归来。

如果要学术一点讲,我们大可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知识来为这种「被需求感」论证。

譬如被需要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自我实现需求可以在被需要中满足云云,但我并没有必要用这种办法来解释。

因为,「被需要」,实在是一个很美好的词汇。

「被需要」常常被理解为一种依赖,但也正是这种依赖,串联起了人与外界,成为了一根不可或缺的感情纽带。

我们每天被上满了发条,于公司学校家庭间行色匆匆,需要钱、需要睡眠、需要早中晚餐,却鲜被他人所需要。

而宠物的出现,一下子为齿轮转动般的生活带来了惊喜。

布里斯托尔大学的人类动物学家约翰middot;布拉德肖)认为,猫的呼噜声所代表的准确意思是 – 呆在这儿,不要离开我。每次猫在怀中像个小发动机似的呼噜噜响个不停,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便变得无比真实起来。

动物行为学家Bradshaw的一项研究发现,猫咪之间很少用喵喵叫来互相沟通,猫是为了他们的主人才形成一套用喵声组成的语言。

猫是很安静的动物,通常要数百个小时,研究人员们才能观测到野生种群中的猫发出一声喵叫。而人类所饲养的猫发出喵喵的叫声的频率非常高。

我们曾都以为喵喵叫是猫与猫之间的常用沟通方式,然而事实是 – 猫是为了让饲养它们的人更好的理解它们,才故意发展出一套喵喵叫的体系。

在我们为宠物付出的时候,它们也在用同样甚至更为纯粹的爱意爱着我们,而宠物对我们的影响其实也远比我们以为的多得多。

有相关研究者在2019年调查了1160名独居的老人,其中有.5%的老人有养猫,5.4%的老人有养狗。

结果发现,养宠物的人比不养宠物的人更少受到社会孤立。

另一项研究对141名成年人进行了为期8个月的纵向调查。刚开始时所有人都没有养宠物,他们之间的孤独感也没有差别。有31名被调查者在不久后成功领养到一只狗。

8个月后的再次调查显示,领养到狗狗的31个人的孤独感比8个月之前降低了,并且他们的孤独感也低于没有养狗的其他人。

缓解孤独感,无疑是宠物为我们带来的最大影响之一。

在人群中会感到孤独的人们,在和宠物相处时也许不会。

因为有你,我不再孤独

为什么宠物有时候比社交活动更能缓解孤独感呢?

1)宠物可以提供更单纯的感情联结

就像心理学家Teri Wright所说:

你的宠物给你的爱是无条件的,它们陪伴在你身边,你不用担心伤害它的感情(故意虐待除外),也不会接受到它的恼人建议。

宠物在给我们陪伴之外,能够提供给我们无条件的、纯粹的爱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我们和宠物之间的关系比人际关系也更为简单,我们不需要担心会不会和它吵架或者闹别扭,我们知道它不会背叛或伤害自己,这样的关系也让我们更安心。

无论人类是出于喜欢动物、想要陪伴、还是吸引他人注意等等原因饲养宠物,宠物对主人的感情就不会有这么复杂的目的性。

2)宠物有很强的情绪感受力

在一些情绪作祟的时候,选择诉说当然不失为一种方式,但他人也许不一定会认真倾听我们说的话,甚至可能会带着评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

而宠物虽然不会说话,但是却可以感受到我们的情绪。

研究发现:

当饲养时间够长,宠物足够熟悉主人之后,它们会对我们的情绪有着很强的感受能力。

主人开心的时候,它也会开心,而在主人难过的时候,它们会以自己的方式尝试安慰你。

而其实它们给予的安静长久的陪伴对我们来说就已经是一个温暖的安慰,这大大减少了我们的孤独感。

3)宠物可以提供真实的社会支持

我们和宠物之间形成的良好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满足了我们的社会性需求。

宠物可以代替人类提供给我们真实的社会支持。

根据Bowlby的依恋理论,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人际关系、社会交往、以及归属感的需要。我们可能会把宠物视作朋友或家庭成员,而不仅仅只是一只动物。

而特别是在独居时,我们与人的联系变少了,我们的依恋就转移到了宠物身上。

同时,宠物也早已成为了一种辅助心理治疗的方法(Pet therapy),用来帮助人们恢复心理健康。

在国外已经有许多将宠物陪伴应用在医院、监狱中的案例,一条治疗犬能够給那些居住在特定环境里(如医院、救济处等)的人带来帮助,尤其是精神上的舒适、愉悦和放松,从而改善病人的生理、精神、情感和社会状态。

当然,在宠物们治愈你我的同时,我们也在治愈着宠物们。

你是我的全世界

Itrsquo;s your dog, but you are Itrsquo;s all.

在我们享受着宠物们为黑白无味的生活带来的微甜时,千万别忘了,我们却是他们生活的全部。

这句话绝不是在夸大。

作为宠物,大狗的平均寿命在9-岁,小狗的平均寿命在-15岁,猫的平均寿命在13-17岁。相比之下,流浪狗的平均寿命在5年左右,而流浪猫的平均寿命只有三四年。

这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其实并不难解释。

流浪的小猫小狗没有固定的食物来源或是干净的水源,没有固定的住所,更重要的是,因为周遭环境的恶意,他们惶惶不可终日。

我们收养他们,并不是给他们洗一个澡或者一顿饱饭这么简单,我们也想让曾经流浪的小猫小狗们知道:

你们,也可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他们本性是理解人的,他们依赖人类,想要建立信任感,渴望被关怀,同时又难逃生命中的各种不幸。

我们需要用包容和善意,治愈他们心理的创伤,微笑着带领他们重新认识这个世界。

他们不像音乐 – 音乐的治愈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极短时间内同温同一首歌,极有可能回忆起上一次听这首歌时怀揣的情绪。

宠物所带来的治愈效果绝不是重复的,你不会因为小狗舔舔你的脸,而想起上一次他舔你脸时你正在为失恋抹泪。

区别于情绪的载体,他们本身就饱含生命的气息。

宠物就像是枯燥繁重的生活中一点温暖的亮光,让孤独的人们意识到,在这个星球上,真的有一个生命是需要自己的。

这种被需求感,或许才是治愈人们内心的一剂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