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今年的笋子,来年的竹子。”竹林中那松松软软的土壤表层,串珠似的往上“鼓”起来了。在冬天,竹笋已在土里默默地吸吮充分的营养,静候春天的到来。春雷一声响,地下春笋长。别看它细皮嫩肉,娇小可爱,若有一阵春雨,那就地裂土崩,势不可挡。不管土有多硬,或是石块压身,它有万夫不当之勇,毫不犹豫地破土而出,争先恐后地涌现地面。不是亲眼所见,真是难以置信。难怪早有“雨后春笋”之成语,用来比喻事物迅速发展。春笋不屈不饶地向上,冲开遮蔽在它头顶前辈们的手臂,厚积薄发,直上天空。

“清明看笋出,谷雨见笋高”。清明和谷雨这两个季节是春笋的生长旺期,一般情况下,春笋露尖以后,不到一个月就成幼竹。“谷雨”过后,细雨霏霏,竹林间,又一代新笋萌出,拔节有声。在寂静的竹林里,似乎能看见破土而出的春笋,顶着泥块、树叶,探头探脑向四处张望。褐色毛茸茸外衣,头上还顶着浅黄色的芽苞。别看它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却有着极强劲的生命力。不管是在山崖树蔸下,也不管是在绝壁乱石中,它都能从土里冒出,生长自如。

谁能相信竹笋一夜长一尺,十日高一丈。我信,因为我已多次留心观察,不然它就不是春笋了。为了证明春笋的长势,我和同伴找来棍子插在一根春笋旁边,第二天前去查看,能长高好几公分。有时比划着正好和自己个头一样高,隔了几天再去,一下子蹿了老高,只能将手高高举起,才能够得着。春笋生长发育的速度可以用“一夜数尺”来形容也不为过,竹笋们仿佛都在比赛似的,迫不及待使出浑身的力气,拼命往上蹿。你追我赶,哪个也不迟缓,哪个也不逊色。

谷雨后的春笋,在一层一层脱去包在它身上的冬衣后,浑身散发出淡淡的清香,每脱下一层笋壳的时候,春笋又长高了不少。笋蔸底下则是一堆笋壳,横七竖八地躺卧在那里。这时,母亲就会拎只竹篮,钻进竹林里,捡拾地上笋壳。笋壳捡回家后,规整好绑在板凳上,平时吃饭坐在上面,压平笋壳,但很是硌屁股。绑了一段时间以后就松开。这时的笋壳平整光洁,母亲把它拿来做鞋样,照着差不多大小的鞋,用剪刀剪下,就是一个鞋样了。还可以把笋壳撕成长条,挂于壁间。夏季的时候,把这些撕成长条的笋壳浸在水里,可以用来绑南瓜藤或豆角藤之类,总之,物尽其用。而我们小孩则把竹林里刚脱下来的笋壳拿来当玩具。也许看到大人把笋壳拿来做鞋样的启示,我们则把笋壳做成鞋子。为了不被折断,做之前,把笋壳浸下水,这样笋壳就变得柔软。扭弯成鞋的模样,用藤条绑缚好。这样用笋壳做成的鞋子穿在脚上,凉丝丝的;做成靴子穿在脚上,“咔嚓咔嚓”,还真有些模样。还可以做成草帽戴在头上,能遮阳。我最喜欢用笋壳儿折伞,既能单个玩,又可以组合起来耍。做法很简单:把笋壳儿从根部折三次,每折长约一寸左右,将第二折和第三折处均匀撕成条状,然后把第一折处倒过来,紧贴着第三折处,笋壳儿自然成圆桶状后,在第一处绑上,小巧灵珑的伞就做好了。不但能张开,还可以收拢,与古人用的油纸伞一般无二。连续几把伞叠加,又像托塔天王手中的镇妖宝塔。

春笋拔节长高,当长成树那么高的时候,就褪去了全部褐色的外衣,开叉长出嫩枝,在风中摇曳,轻轻摇摆着婀娜的身姿。幼竹和母竹齐头并肩,相依相靠,相伴左右,很快就融入一片翠绿的竹海当中。